邱姓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第151位。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77位。邱姓尤以四川、湖南、广东、湖北等省多此姓,四川省邱姓约占全国汉族邱姓人口的50%。邱、丘二字同音,作为姓氏,古代通用,现在两姓并存,区别不很明显。

邱姓一般认为是由丘姓避讳而来,最早一支丘姓源出姜姓,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,其支庶(支孙/子孙)居于营丘者,遂以丘为氏,世居扶风。汉平帝时有扶风人丘俊,持节安抚江淮,居吴兴,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,丘姓主体已经由中原和北方移入江南。

得姓始祖

邱姓起源

邱氏本为“ 丘”姓,邱姓源出有四,分别为出自姜姓、姒姓、妫姓、他族改姓。

1、出自姜姓,为姜太公的后裔。西周初年,太师吕尚(姜姓,吕氏,名望)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,被封于齐,建齐国,都营丘(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),号称齐太公,俗称姜太公。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,称为丘氏。东汉《风俗演义》载:“齐太公望封营丘,支孙以地为氏。”史称丘姓正宗。

2,出自姜姓,姜太公后裔,因辅佐有功,其中一子被赐丘姓。3、出自姒姓。夏帝少康时,封其小儿子曲烈于鄫(今河南省柘城县北),至周灵王时,为莒国所灭,其子孙去邑为曾氏,其后分支中就有以丘为氏。此为曾、丘联宗之说。

4、出自妫姓,以地为氏。春秋时,陈国(开国君主是胡公满)有宛丘,邾国(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,曹姓)有弱丘,居者皆以"丘"为氏。

5、出自他族改姓。。《后汉书·乌桓传》载乌桓有丘氏,如汉代少数民族乌桓族有丘氏。南北朝时,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,《魏书.官氏志》载有鲜卑族复姓丘林氏、丘敦氏改为汉字单姓丘。

这几支以丘为姓的宗族,后来大多数都改了邱姓。满清入关以前,这个家族大多是以"丘"(古时的"丘"与"邱"通用)为姓的,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时,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,而下令把"丘"一律改为"邱"姓,表示对至圣先师的崇高敬意。因此,丘、邱本同源。民国初,近代诗人邱逢甲倡议复丘姓本字,他首先将本人姓名写作丘逢甲,闽、粤邱姓族人也纷纷响应改邱为丘,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继续沿用邱字。结果现在的邱姓人士随处可见,而以丘为姓的人反而不多了。

迁徙分布

春秋时,邾国(今湖北黄冈西北)有大夫丘弱,鲁国(今山东西南部)有孔子学生丘吾。西汉时,有扶风人(今陕西兴平东南)丘欣;平帝时有扶风人丘俊,后居吴兴(今属浙江)。

东汉有乌程人(今浙江吴兴)丘滕,还有云中人(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)丘季智。这说明晋代以前丘氏已有迁至今陕西、浙江、内蒙等省者。

据《闽书》记载:"永嘉二年,中原板荡,衣冠始入闽者八族,所谓林、黄、陈、郑、詹、丘、何、胡是也。"是知中原丘氏有一支于西晋末徙居福建。

南北朝至五代时期,丘氏除上述地区发展外,还分布于今江苏、山西、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。

唐初又有中原丘氏随陈政、陈元光父子入闽。

宋代,丘氏称盛于福建,分布相当广泛,同时已有迁入今江西、安徽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省者。

至明代,贵州、云南等省也都有丘氏的聚居点。明朝初年,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邱姓后裔,分布于陕、鲁、豫、冀、京、津等地。

从清初开始,闽、粤丘氏陆续有人迁到台湾,后又有移居海外者。也有一支客家邱姓。 又雍正三年,下诏避孔丘名讳,天下丘姓多改姓邱,至此,邱姓始成一大姓氏。

现今,邱姓尤以四川、湖南、广东、湖北等省多此姓,四省邱姓约占全国汉族邱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。丘(邱)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七位的大姓,人口较多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。

邱氏图腾

郡望堂号

堂号

"文庄堂":明朝人邱濬,官礼部尚书,文渊阁大学士。他熟悉当代典故,著<大学衍义补> ,内容包括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、司法、军事等方面,博采前人议论,加按语抒发自己的意见。代表作有<邱文庄集> 。

郡望

河南郡:汉高帝二年(公元前205年)改秦三川郡置郡,治所在雒阳(今洛阳市东北)。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、伊水下游,双洎河、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。此支丘氏,是以丘穆为其开基始祖。

吴兴郡:三国吴宝鼎元年(公元266年)置郡,治所在乌程(今浙江吴兴南)。相当今浙江临安、余杭、德清一线西北,兼有江苏宜兴县地。此支丘氏,是以汉丘俊为其开基始祖。

邱氏名人

名人频率

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入丘(邱)姓历代名人115人,占总名人数的0.25%,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83位;丘(邱)姓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.34%,并列排在第65位;丘(邱)姓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.23%;排在第83位;丘(邱)姓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.3%,并列排在第69位。

名门望族

1.吴兴郡乌程丘迟家族

2.河南郡洛阳丘和家族

3.山东诸城丘橓家族

明代高密历史上的望族以李、仪、戴、丘(原属诸城)、单、张六家为最。丘氏原籍寿光,元末明初迁居诸城柴村(今邱家大村)。6世祖丘橓,字懋实,嘉靖进士,官南京吏部尚书,直言敢谏,与海瑞齐名,谥“简肃”,传载《明史》。丘橓以后,丘家科第蝉联。丘橓子云章、云肇皆中进士。侄孙丘志充(丘诸城),以进士官至山西右布政使。丘橓因乏嗣,丘志充因谋京堂下狱被杀,明末以来丘家走上衰落。入清以来,丘家有1人中文进士,1人中武进士,虽不乏仕宦之人,但与先祖相比已不复旧貌。

4.香港邱德根家族(远东发展)

5.泰国他信·西那瓦家

邱处机:自号长春子,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,他19岁时在宁海拜王重阳(矗)为师而出家为全真道士。王重阳死后,他潜修于龙门山,形成龙门道派,被成吉思汗召见于雪山,尊为神仙,他死后又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赠"长春演道主教真人"封号。著有《摄生消息论》、《大丹直指》等。

邱葵:宋代名儒

邱养浩、邱懋炜:明代名宦。丘迟(464~508):字希范,南朝齐梁间乌程,文学家,(今浙江省吴兴县)人。八岁能属文。官司空从事中郎,所著《与陈伯之书》,劝陈伯自魏归梁,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作品。梁武帝尝任之为中书郎,待诏文德殿。帝尝着连珠,群臣继作者数十人,丘迟所撰,词采丽逸,为一时之冠。

邱行恭:唐代洛阳人。 善骑射。 贞观年间(627~649)讨高昌有功,诏斫石为人马,立像于昭陵阙前以旌之。 官至冀,陜二州刺史。

丘睿:(1420~1495) 明代政治家、思想家。广东琼山人。字仲深,号琼台。一说生于永乐十八年(1420),另说生于永乐十六年或永乐十九年。景泰五年(1454)举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,文渊阁大学士,特命参与中枢政务,开尚书入阁的先例。著有《大学衍义补》,其中曾就历代法律思想和制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和评注,对研究古代法律和法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。在法律思想上,主要是总结、继承和发展封建正统法律思想,结合明代晚期的政治需要,在立法、执法和守法的一些主要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。

邱良功:清代名将。

邱远才:即邱朝贵,清代人,太平天国时属英王陈玉成部,以军功封淮王。作战极勇,军中称"邱老虎"。后战死。

邱少云: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。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三一九高地反击战中,起潜伏地被敌炮火击中起火,为不暴露整个部队,他忍受烈火烧身,卧地不动,英勇就义。

邱吉:明代诗人。善古文,尤善于诗,为吴兴诗人领袖。有《执柔集》。

电话:15501756688(邱玉杰秘书长)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秀英街道美华路8号长弘御墅A7-102
邮箱:393849668@qq.com
扫码关注
微信公众号